6月15日中午11:30分圖書館四樓報告廳舉行第48期博士沙龍🍷,本期沙龍來自北亞博士班的博士教師馮旼🧑🏿🎤、孟婉秋分別與大家分享了他們的博士論文相關學術研究:《基於家庭壓力模型與CEPS數據庫的實證研究》、《母親養育壓力與兒童問題行為的發展軌跡:基於FFCW數據庫的潛變量增長模型分析》。万事平台十余名教師積極參加了學術活動👨⚕️,教師工作部副部長李艷艷主持。
(參加教師合影)
首先,馮旼博士與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家庭經濟困難與兒童發展成果:基於CFPS數據庫與家庭壓力模型的實證研究》。馮旼博士以Rand Conger提出的家庭壓力模型為理論框架🚴🏽,通過使用CFPS數據庫和結構方程模型探討了經濟困難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從實證角度與和家庭層面因素系統深度分析經濟困難對兒童發展成果的效應和機製。此項研究進一步確定了家庭經濟困難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因素以及作用路徑,揭示了在中國背景下,發展家庭層面的幹預措施的重要性,及其促進父母情緒健康🗄、增強育兒技能和改善父母間關系的重要作用。馮旼博士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科學支撐🍸,為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兒童發展成果提供了科學依據。
(馮旼博士做分享)
接下來, 孟婉秋博士從研究背景、理論框架、研究問題及假設和研究設計四個部分來報告自己的博士研究👨🏫。以“請您回憶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您養育壓力的發展軌跡是什麽樣的🏯?”作為開場,引發現場老師們對“養育壓力”的互動、交流和探討。孟婉秋博士通過詳實的已有研究結論,即母親養育壓力和兒童問題行為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論證了追蹤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來,孟婉秋博士展示了本研究所使用的美國公共數據庫“Future of Family and Child Well-being Study”的樣本特征、數據類型、手冊解讀以及數據下載與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FFCW數據庫中處境不利兒童一歲、三歲📴、五歲和九歲的發展數據進行了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潛變量增長模型)的建構和分析。孟婉秋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介紹了潛變量增長模型💇🏻♂️,其能夠建構樣本的變化軌跡以及個體差異性👨🏻🎨,相比於傳統的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有其獨特的優勢,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各種心理現象。
(孟婉秋博士做分享)
沙龍期間👭🏻,大家也積極與分享教師做互動,對如何更好地做好定量研究進行了深度交流與研討👩🏭。定量研究是用數字形式收集和分析資料🏯🧑🏽🦰,它常常強調較大規模的研究和代表性資料的集合👩🍳。 在大數據時代👪,對已有數據庫的數據如何進行有效利用🧠🌎,充分挖掘、發揮數據的價值,存在重大意義。